当前位置:房产

专家建议下调房贷到2%, 让大家都买得起房? 房价走势或明朗

2021-06-20    来源:每日房说

  这些年,大家为了买房,可谓是“赔了夫人又折兵”。

一方面,不仅没存到钱,还负债累累

  或许受老一辈的观念影响,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养成存钱的习惯,我国居民储蓄的热情一直很高。据数据显示,2005年我国储蓄率增长到51%,超出世界平均储蓄率的二倍之多。但是从2018年开始就一直在下降,2019年更是直接下降了7.6%。更重要的是,现在很多人都处于“负债”状态。

  2021年一季度,住户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42.3万亿,占住户全部贷款的64.3%。在中长期消费贷款中,个人住房贷款余额达35.7万亿,占中长期消费贷款的84.4%。此外,房贷是家庭负债的主要构成。由此可见,国人的负债,一半以上都是房子贡献的。

另一方面,大家也变得不敢花钱了

  不得不承认,现在很多家庭除了房子以外,已经没有多余的财富了。数据显示,2020年,中国居民收入少增约1.7万亿元。在收入和消费下降的双重影响下,全年消费出现40年以来首次负增长。虽然不排除突发事件因素,人们为了生活不得不未雨绸缪做好规划,但这也跟高房价离不开关系。要知道买房不仅掏空了家底,而且还让一个家庭背负上几十年的贷款,再除去每个月的日常支出,哪还敢花钱?想花钱也没有啊。

  仔细想想也确实如此,本来就已经两三万一平米的房价,现在却是首付提高、房贷利率提高,辛辛苦苦一年挣来的工资,还赶不上房价一个月上涨的幅度,不仅影响到正常的家庭生活,更徒增了老百姓的生存压力。

  曹德旺曾就房地产表达过自己的想法,他认为,房地产的过度膨胀不仅挤压了实体经济的发展,而且把年轻人都压垮了,每天想着房子的那些事,为了赚钱买房,甘愿去送外卖也不愿学一门技术,为什么?因为送的外卖多能赚钱,而学技术要花很长时间。

  由此可见,高房价严重影响到我们的正常生活,倘若房价能有所下降,人们的购房压力也会减轻许多。那么,到底该如何有效解决这个难题呢?答案就是房住不炒,在未来5年,国家坚定不移地将房住不炒摆在首要位置,而且辅助一系列的调控措施,助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。

  毫无疑问,这一次是动真格了,3大消息下,买不买房早打算了

第一,央 行出手了,房市金融面临前所未有的环境限制

  一边是针对控制房企负债水平的三条红线,要求所有房企都要在指定的期限内将负债率降到标准区间,只有满足了这三个要求,才能继续融资,否则,哪怕是踩一条线,也会被要求降低负债规模。另一边是针对银行的两条红线,虽然表面上是对银行的,其实大家都清楚,这是收紧房地产的资金渠道。

  因为这是由于实施了房贷集中度管理,对每间银行都定下了两个标准,分别对购房者和房企贷款额度设置了上限,面对随时可能超标的压力,银行不得不将房地产的信贷规模进行压缩,这样一来,买房人的房贷,房企的融资,都将越来越难审批。因此,在控制信贷和提高融资门槛双管齐下,一来开发商手里没钱,只要将手里的楼盘降价让利,尽快回款,再者,炒房者的买房门槛提高,自然不会轻易入手,楼市也就没了搅动房价的驱动。

第二,户籍和房产开始解除关联

  近期,北京采取“公共户”举措,其中“卖房后的原户主、离婚无房者、离职的无房员工、公有住房承租权变更者、新生儿父母一方在“公共户”内、其他特殊原因者”,6类人可以进行落户(不含学生户口、驻京办户口、博士后户口等限制市内户口迁移人员),不过,都需要满足没有住房可迁户的条件。

  一直以来,“户口和房子”都是挂钩,买了房才能享受城市户籍。这些年也确实很多人为了户口而买房,毕竟关乎着每个人的结婚、教育、就业和城市福利等待遇,没有房,就意味着无法融入城市,无法享受当地的人的生活,无法成为名副其实的“城市人”。不过随着住房价格上涨,以及全国多地降低门槛,以此“逼人买房”的效果也越来越差,相反更多人因为买不起房,更热衷于租房,现在全国的租房人口已经超过2亿人。所以,打破户籍和房产的绑定关系,就变得重要起来。特别是连落户难度最高的城市,都通过设立“公共户”来安置无房人,北京尚且如此,更何况其他二三线城市,相信未来会在更多城市普及。

  也有专家支招,建议把首套房贷下调到2%,让大家都买得起房,真靠谱?

  近期,房产专家王强就高房价问题,提出自己的建议,他说:为了让更多人减轻负担的,如果是要抑制炒房客,大可以把二套房以上的利率提高,提高到10%或者更高,但首套房是给刚需的,应该把首套房贷利率降低为2%,让大家都能买得起房。

  虽然说,从理论层面上看,降低首套房贷利率的确可以让普通家庭买房,而且能大大降低他们的购房成本,相反二套房以上的利率提高,这样一来,多数囤房者会打消买房念头,市场上的炒房投机情绪逐步消失。但在现实中,这却是不可行的。原因有二,其一现在银行存款利率普遍为2%-3%,降低房贷不仅银行挣不到钱,即便降了,个人存款也没有利息收益可言。

  其二是倒逼囤房者将房源推向市场,市场上房源积压,有能力买房的普通人不多,导致资源浪费。终归一句话,对于有钱的家庭而言,购置房产毫无压力,但对于经济欠佳的家庭或个人而言,借钱、贷款买房的渠道可以说是雪上加霜,让本不富裕的家庭背上更多的债务。那么央媒对此又有什么看法呢?

  近期,经济日报撰文《别让高房价吓跑大城市的年轻人》,在央媒看来,年轻人才是城市的未来、创新发展的核心。但现在很多城市的高房价对年轻人不友好,亟需给楼市降温,同时还应该出台更多的举措,帮助年轻人解决居住难题。也就是说,直接回应了当前时期,我国绝大多数城市房价都处于偏高区间,亟需调整。

  房说君有话说,随着楼市金融环境收紧,户籍和房产脱钩,不得不承认,我国房价走势已经逐步明朗化。然而大家都知道,价格下跌,很多人根本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场景,特别是别有用心之人,更是天真地以为市场能永远涨,然而现实是:空置房数量惊人、房价与收入严重失衡、居民杠杆率接近极限,种种信号都说明房价的最终走向,或许只有折价这条道路。

  所以,在这样的环境下,买不买房早打算了。因为从前文可得知,楼市金融环境收紧,调控加码,不管是开发商还是炒房者都开始出现降价卖房的现象,值得注意的是,随着下半年房企偿债高峰到来,地产商即便硬抗也不得不为了完成年度目标,开启降价,特别是到了年尾,促销或进入高潮期。

无法在这个位置找到: plus/comment.htm

热点资讯

舆情监测More>>